首页 >  新闻中心 > 企业文化

遥控电铲班女工的奋斗与坚守

文章来源:发布日期:2025-08-15

遥控电铲班女的奋斗与坚守

安徽开发矿业 王伟 刘恩红

在百米井下,重达38.5吨的电动铲运机灵巧地伸出机械臂,精准完成矿石铲装作业,而在安徽开发矿业调度楼集控中心,一群平均年龄38岁的女司机,正通过操控台的显示屏和操纵杆,完成着这场“隔空作业”。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如今的游刃有余,这支由9名女性组成的遥控电铲班,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篇章。

初握遥杆 汗水浇灌成长路

公司智能化改造引入了先进的遥控电铲系统,操作原理与传统驾驶完全不同,不仅需要掌握机械原理、电气知识,还要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和精准操作技巧。“连方向盘都没摸过的女工,能驾驭矿山巨无霸?”当远程遥控电铲女子班组建时,周围充斥着此起彼伏的质疑声。“第一次坐在操作台前,看着屏幕里的井下画面,感觉就像在玩一款特别难的游戏。”班长刘恩红回忆道。这些原本在维修电工、皮带工、水泵工岗位的女职工,为了尽快掌握技术,白天在师傅的指导下,她们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步骤,认真记录每一个要点,晚上利用休息时间钻研操作手册,反复模拟操作流程。为了提高操作精度,她们在地表矿堆场,用男工电铲训练铲矿、倒车,跟随师傅徒步在井下巷道里观察了解采矿条件、掌握行进路线,汗水浸湿了衣衫,却浇不灭她们学习的热情。

精准操控 千钧责任在指尖

在一次次的尝试与改进中,她们的操作也越来越熟练,从最初的小心翼翼、战战兢兢,到流畅完成挖掘、装载、运输等一系列动作,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已的能力。达到熟练操作只是第一步,完成生产任务才是最终目标。在生产高峰期,工作强度极大,任务十分艰巨,但她们豪不畏惧,主动加班加点,在操控室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,精神高度集中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因设备大,存在一定盲区,遥控电铲左下方和右侧视觉效果不好,铲装完成后常会出现铲斗托块现象。为解决这问题,她们从操作手法上进行调整,在铲装完成向后退车的同时微抬大臂,成功避免了托块,减少了对路面及设备的损伤,也提高了生产效率。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术,她们多次超额完成生产任务。

并肩作战 团队协作解难题

在遥控电铲班,团队协作是制胜法宝。为确保井下作业安全,遥控电铲班组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机制。每次作业前,大家都会围坐在一起,详细讨论井下情况,制定最佳作业方案;作业过程中,通过实时通讯系统保持密切联系,及时调整作业策略。原电铲卷盘自动润滑系统环境适应性差,不能及时保证润滑油补充剂注,系统维护成本高。遥控电铲班结合工作实际,用一个三通连胶管,直接接入卷缆盘轴承内部,增加日常手动注油次数,改善了卷缆盘润滑情况。改造后润滑相关故障归零,停机检修时间减少,使用寿命增加,保证了车辆的正常运行,既提高了电铲工作效率,又减少了成本。她们还建立了“技能共享群”,大家将自已的操作心得在群里及时分享,共同进步。

从陌生到熟练,从挑战到突破,遥控电铲班女司机团队用执着与热爱,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,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矿山一家人的情怀。在未来的征程中,这支巾帼队伍将继续书写属于她们的精彩篇章,让巾帼之花在钢铁臂弯中绽放得更加绚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