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 新闻中心 > 企业文化

高温下的坚守

文章来源:发布日期:2025-08-29

高温下的坚守

邯邢矿业 王焰

暑期的天气闷热异常,雨后的高温更像是把大地变成了蒸笼。走进邯邢矿业选矿车间,轰鸣声与金属撞击声交织成一片,空气中弥漫着矿石的粉尘与机器运转的热气,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已达42℃。在这里,一群身着暗红色工装的职工正与高温较劲、同时间赛跑,用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

磨矿岗位:在“蒸笼”里守护生产脉搏

“球磨机运转正常,电流稳定,轴承温度65℃,还在安全范围内。”球磨岗位操作工李建国手持测温仪,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滴在滚烫的设备外壳上,瞬间蒸发成一缕白烟。他所在的球磨工段是选矿车间的“心脏”,两台直径3.2米的球磨机24小时不停运转,将矿石研磨成细粉,机器散发的热量让周边区域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蒸笼”。

为了确保设备稳定运行,李建国和同事们每小时就要巡检一次。戴着厚厚的隔热手套,他们需要弯腰查看进料口的矿石粒度,俯身检查出料管道的磨损情况,再用手触摸轴承外壳感受温度——这是最直接也最可靠的判断方式。“机器就像人,得时刻盯着,稍有疏忽就可能出问题。”李建国抹了把汗,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,泛出深浅不一的盐渍。

车间特意为球磨岗位配备了移动风扇,但风扇吹出来的风经过机器加热,竟带着一丝暖意。“习惯了,每年夏天都这样。”张聚顺笑着说,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早已融化一半的巧克力塞进嘴里,“补充点能量,下午还有硬仗要打。”每天8小时班下来,他要喝掉6升水,工装湿了又干、干了又湿,却从未出过一次操作失误。

选滤工段:在“热浪”中把控每一个细节

穿过球磨工段,磁选机前的温度丝毫未减。磁选是选矿的关键环节,需要通过水嘴喷淋、合理分布、水压冲洗等精准操作,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分离出来,任何一个细节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指标。

“水量过大会影响磁选指标,得根据矿量时刻盯着水量情况。”磁选工韩鑫鑫正爬上19米磁选工作面,一台一台地检视磁选设备,她仔细调整水阀门,精准把控水量,额前碎发被汗水黏在脸上,防护眼镜后的眼神却格外专注。午后三点,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。韩鑫鑫和同事们轮流通勤,每人在岗位上坚守40分钟就得换班到休息室降温。休息室里,墙上的空调呼呼作响,但刚从岗位上下来的职工们,即便坐在空调下,汗水还是止不住地流。“最怕的是突然停电,”韩鑫鑫说,“上次突发停电,我们顶着高温紧急关停设备,等恢复供电时,大家的工装能拧出半盆水。”

尽管条件艰苦,选滤工段的指标却从未掉过线。这个月,他们的金属回收率较上月提升了1.4个百分点,这背后,是职工们在高温下对每一个阀门、每一次磁选、每一台过滤机转速的精准把控。

检修班组:在“炙烤”下筑牢安全防线

“抓紧时间,争取在三点前完成皮带更换,不然温度还得升。”检修班长赵利斌的声音在供矿工段回荡。此时,他正和三名工友一起更换磨损的传送带,阳光透过车间顶部的天窗直射下来,落在滚烫的金属架上,手一碰就能感受到灼痛感。

供矿工段的传送带常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,高温天气更易引发设备故障。检修班组每天要对所有设备进行“体检”,从轴承润滑到电机线路,从齿轮磨损到皮带松紧,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点。更换传送带时,他们需要先关停设备,在闷热的空间里拆卸螺栓、调整滚筒,厚重的劳保鞋踩在地面上,仿佛踩在热锅上。

“最累的是更换电机轴承,”赵利斌说,“电机刚停下来时温度超过80℃,得先用冷水降温,再戴着帆布手套操作,十几分钟下来,手套里全是汗。”为了赶进度,他们常常放弃午休,趁着设备短暂停机的间隙争分夺秒地检修。这个夏天,检修班组已处理设备“小毛病”20余起,确保了全车间设备运转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。

傍晚六点,夕阳的余晖透过车间窗户洒进来,给忙碌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。一天的高温也在此刻有了些许的缓解,厂房里职工们依然忙碌在各生产岗位,晚风带来一丝凉意,还没有吹掉他们脸上的汗渍,设备的旋转依然提醒着大家工作还要继续。

高温仍在持续,坚守从未停歇。在选矿车间,这些平凡的职工用钢铁般的意志对抗着热浪,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守护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。他们的汗水滴落在设备上、流淌在工装上,最终凝结成车间不变的工作精神——“磨练优秀队伍、精选优质产品”,此刻也在高温下闪耀着最动人的光芒。